English

《中国体坛大聚焦》写在前面的话

1999-07-2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“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。”这是孩提时代写作文时最爱用的一句俗语。但感受最深刻却是在年逾六旬之现在。

我们的共和国转眼之间已建立半个世纪。1949年10月1日,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,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之时,笔者们刚刚步入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。我们的胸前飘动过红旗的一角——火苗似的红领巾。我们与共和国一道在风风雨雨中成长。

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,我们先后告别了给我们知识、给我们理想的学生时代,跨进了《体育报》的大门。

1959年,《体育报)大楼刚刚落成。它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来自首都十大建筑之一——北京火车站的剩余物资。结构错落的五层楼,米黄色外墙,庭院挺大,在当时,是一座蛮起眼的建筑。经过40年历史风雨的吹打,它已经显得有些苍老陈旧。最有意思的是,此座建筑物的年龄正与我们的工龄相同,在这座楼里,发生过多少人间的喜剧、悲剧和闹剧啊!每当见到它,总感到特别亲切。

四十个春秋,一万几千个朝朝夕夕,我们每天都在这座大楼里进进出出,奔忙在坐落着我国最高体育机构—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,如今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的这条名为体育馆路的街道上。脚印叠脚印,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,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厚实的鞋底。在这儿建立家庭,在这儿生儿育女,在这儿埋首自己钟爱的事业,在这儿结交了连自己也数不清的朋友。在这儿,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巨大关怀,聆听了我国三代领导人对体育工作的谆谆教诲。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,“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”,“全民健身,利国利民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。在这儿,我们亲眼看到一支支优秀体育队伍出征,见到了一次次胜利的辉煌,也见到了一次次失利的悲壮,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,也一起承受了失败的悲伤。朝朝暮暮,岁岁月月,我们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笔(不知写秃了多少枝),蘸着我们的爱,蘸着我们的情,去写总也写不完的文稿。当然,我们那些长长短短文稿的主旋律始终离不开“爱国主义”四个大字,不管社会上对此是褒是贬,我们固执地写着一曲曲颂歌。因为,在我们看来,为祖国拼搏,为祖国争光,这是世界上最动人、最高亢的歌。当然,体育界不是世外桃源,它与社会各界一样,有朗朗晴天,也有雨雪风霜。鞭挞它的欠缺,批评它的不足,都是必要的。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利,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,我们都置身其中。我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,钟爱依然,生死与共。因为,在这份事业里,有我们的血汗,有我们的挚爱,有我们的青春,有我们的生命。

我们深深地意识到,我们选择体育作为此生的职业,是一种幸运。体育,铸就了我们赤诚的中国心;体育,造就了我们的辩证头脑;体育,培育了我们永远年轻的生命。

当我们的共和国即将进入50华诞之际,山东教育出版社约请我们写一写新中国体育事业50年的辉煌。的确,半个世纪以来,我国的体育事业,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在人民的支持下,经过体育界一代一代人士的艰苦奋斗,经过有名英雄和无名英雄的不懈努力,发展是迅速蓬勃的。人民的体质大大增强了,竞技水平大大提高了。在神州大地上,全民健身热火朝天,老百姓的健身手段精彩纷呈,亿万人民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。我国优秀的体育健儿们前仆后继向世界高峰发起一次次的冲击,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,千百次冉冉升起。体育天宇,群星璀璨。“东亚病夫”的帽子,早已被抛进太平洋,我国已成为亚洲体育强国,而且正向世界体育强国奋进。应该写一部可歌可泣的新中国50年的体育史!遗憾的是,我们都不是体育史学家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写这部体育史的重任,只能留给研究体育史的专家学者们了。我们出身于体育记者,从业以来,直接参与过体育界的许多重大事件的采访,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体育界人士,尤其是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。在我们的那些尘封的采访本里和往事的记忆中,有许多重大事件和动人事迹的原始素材。我们不写史,也不求全,用写实的笔法把我们的这些所见所闻,公之于众,奉献给读者。我们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,用这几枝笨拙的笔,记录下时代前进的踪迹,也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。

我们的所见所闻,本来就已经有很大局限。况且,本书只写了一些事件及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部分事迹,局限性就更大了。但从一滴水可以见太阳,至少从我们笔触所及的文字中,人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优秀体育健儿为祖国、为人民可贵的拼搏精神,可以窥见他们拼搏时的种种艰难困苦,可以看到共和国体育事业前进的足迹。我国足球水平眼下尚处于较低水平。我国足球队是一支屡败屡战的队伍。还有我国有史以来头一次申办奥运会,也未获成功。按我们的写作体例,是入不了本书的。但足球和申办奥运会,都是全民关注的体坛大事,不写一写,恐怕也有违民意。我们以为,从我国足球界在困境中挣扎,在逆境中奋力前行的悲壮情景中,从奥运申办失利的结局中,都可以加深对什么是体育的理解。固然,胜利是英雄,但我们也不能单纯以胜败论英雄。其实,许多队伍,许多人,在向世界高峰攀登过程中的事迹,都是非常感人的,是非常值得讴歌的。本书却只讴歌了登上峰顶的部分成功者,而未去描述为这些成功者默默奉献、默默出力的无名英雄,实乃一大不足。还有许多感人的人和事,如志在踏遍世界所有高峰、险峰的登山家,还有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而回国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一批优秀教练员,都应该属于我们用浓墨重彩去描绘的人物,但由于笔者未曾采访,也都未入本书。还有体育界一代代的决策者、领导者,都是功不可没的,本书也未着墨。真是遗漏多多,遗憾多多!

爬格子是世界上最苦的差事之一。汉字一笔一划,洋洋三十余万言,需要伏案多少个日日夜夜呀!对于我们这几个已步入耳顺之年的人来说,简直望而生畏。写作时,我们有的还在岗位上,只能忙中偷闲,挤业余时间握笔。有的家有病妻,需时时守护照料。畏难叫苦是常事,打退堂鼓也偶尔有之。但我们既然答应出版社了,就得讲信用。我们把自己捆绑在一起,互相鼓励,互相打气。上了一条船,就只能风雨同舟,写也得写,不写也得写,谁别想挣脱。我们各自默默地爬着格子。

在京时,我们各写各的,统稿工作是在泉城济南进行的。一个星期,足不出楼,将全文30多万字,从头到尾顺了一遍。我们不时交换修改意见,有时为一个提法,为一个标题,讨论甚至争论到午夜。奇怪的是,不管发生什么争议,也不管如何删砍,我们都亲密依旧,没有那种文人相轻的弊病。何止是今日呢,近40年来,我们也有分歧,也有争吵,甚至吵得眼里冒火,但我们的情感一直如此。难怪许多人对我们之间友谊的纯净和牢固赞慕不已。

通读全稿之后,我们的文思也奔涌起来了。中国体坛,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奋笔疾书呀!我们深感,此书远远未把应该写的都包含进去。如果时间允许,真想再写它五章十章。但付印在即,我们只好将这个遗憾留到永远。

平心而论,我们还是感到欣慰的,因为我们总算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。虽然这是一本留有众多遗憾之作,但它毕竟把我们要写的和想写的,写出了这么多,而且有些素材还是首次向读者披露。此书,有可读性,有保存价值。当记者出身的人,终身遵循的一生原则,就是实事求是。说老实话,做老实人,写实实在在的文章。

在共和国50周年大庆来临之际,我们这四位在她哺育下成长的记者,终于有了一份奉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。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事。

最后,还得声明一点:在写作本书时,由于手头素材有限,也引用了一些他人之作,在此特作说明。

(《中国体坛大聚焦》,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,定价:19.4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